国家级水体污染控制与治理示范工程圆满验收 -----传超环保科技养殖废水处理技术精益求精之路

2018年12月10日,在杭城的初雪之后,由环境保护部南京环境科学研究所张永春研究员、同济大学尹大强教授、江苏省环科院姜维立研究员等多位业界知名专家组成的评审小组冒雨对“规模化万头猪场清洁生产与废水深度处理成套技术示范工程”进行了第三方评估。
图为浙江大学教授吴伟祥现场介绍
针对畜禽养殖废水厌氧沼液可生化性较差(B/C <0.3)、碳氮比较低(C/N<5)、总氮削减难度大等共性问题,传超环保科技联合浙江大学环防所以短程硝化反硝化(PND)和同步硝化反硝化(SND)原理为基础,通过优化集成养殖废水预处理、SFAO4微氧曝气生物处理、自养脱氮耦合反硝化除磷、均相氧化絮凝处理等关键技术,创建了新型畜禽养殖废水高效低耗脱氮除磷成套化技术模式,而该示范工程就是这种新兴技术模式的实际体现。
工程位于浙江省杭州市余杭区杭州大观山种猪育种有限公司内,猪场存栏量1.2~1.4万头,设计处理水量240 t/d,占地面积630㎡,总HRT<7 d, COD、NH4+-N、TN和TP的平均去除率可分别达到97%,99%,95%和97%,出水COD≤150 mg/L,氨氮≤25 mg/L,总氮≤70 mg/L,总磷≤3 mg/L,出水水质优于《畜禽养殖业污染物排放标准》(2014年征求意见稿)和《污水排入城镇下水道水质标准》(GB/T 31962-2015)B级标准,污水吨处理成本≤7.8元(含药剂,不含沼气发电)。该技术相对于传统A/O和A2O处理工艺,可大幅度提高脱氮除磷效率,缩短水力停留时间,显著降低运行能耗;具有脱氮除磷除碳效率高、系统稳定性好、占地面积小、自动化程度高、操作安全简便、运行成本低等特点,尤其适用于规模化猪场养殖废水处理技术的提标改造
图为专加评审小组参观大观山示范工程现场
作为国家十二五水体污染控制与治理科技重大专项的重点示范工程之一,该工程自建成起就依靠其高效低耗的总氮削减能力得到了业内外广泛的关注。而本次第三方评估过程中专家组通过实地参观考察,对工程的实际运行状况做出了权威的认证。浙江大学环防所吴伟祥教授现场对工程的技术原理进行了详细的介绍,当提及出水水质与运行成本时,现场专家一致表示“按照该工程的出水水质,猪场废水能做到10块钱以下着实不易”,并肯定了该工程技术的科学性和合理性。
组检查出水口水质情况
此外,专家组特地询问了该工程工艺对猪场废水中抗生素的去除效果如何,吴教授表示该工程对猪场废水抗生素的去除效果在95%以上,对特定的几中抗生素削减率能达到100%,并且该研究成果已经在环境领域权威期刊上发表。